央廣網合肥2月2日消息(記者肖源)據中國之聲整合負債《新聞縱橫》報道,今天是初三,農曆馬年的第三天。春節期間,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《十年,這裡》。用話筒對焦10個中國地點,用十年時間記錄這些地方每年的變化,記錄這些地方的人們每年的喜怒哀樂,從細節處展開微觀中國的生動圖景。
  十年,3650天,在這段時間里,中國有1億6千萬人出生,9000萬人離世。而無論生死,都擺脫燒烤不開一個地方——醫院。如今,大醫院人滿為患、小醫院門可羅雀。曾經的病人,成了消費者;曾經的醫院,被一些人當做提供醫療服務的“商店”。患者病了,去醫院;醫院病了,去哪兒呢?
  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中指出,當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。作為改革重要方面的醫療體制,也在深水區中摸爬。在未來的花店十年裡,醫生的多點執業怎麼實現?醫葯分離怎麼繼續邁步?醫患關係能趨向和諧嗎?中國之聲記者選取了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做為觀察點,今年這所醫院有哪些困擾,未來,這所醫院會有怎樣的演變?
  安徽省合肥市績溪路218號。上百平米的黃色網格線,近房屋二胎百根“請勿泊車”的黃色塑料立柱,提醒過往司機,這裡不能停車。路北一排簡易房,出售各色快餐盒飯;路南,鮮花店、水果店、藥店、小旅社……
  所有這些,與其它城市大型醫院門口的佈置,別無二致。這裡,是安徽省內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醫療機構——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餐飲連鎖總部設備屬醫院。
  醫院南門右轉,門診,掛號處、繳費處、咨詢台,水泄不通。到處都是手持單據行色匆匆的群眾。
  今年7月從華西醫科大學畢業,學了11年醫之後,陳博終於成了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的一名醫生。見到陳博時,他正在醫院大樓17層的普外住院部查房:
  陳博說,每個禮拜,他需要上兩個班,24小時加24小時:
  陳博:這兩個班意味著什麼呢,每當值班的時候,從早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,病房裡的事情,病人一旦有什麼事情,醫生必須馬上去處理。
  除此之外,他的工作就是:上手術台、讀書搞科研、例行上班查房。總之,醫院,是他生活的全部:
  陳博:如果有手術就是做手術該做的事情,其他的時間可能就要熟悉病人,對術前的病人做術前的準備,術後病人的管理,還有一些出院的病人,我們要給他們做一些出院的指導,給他寫病歷啊這些事情。
  五年本科、三年碩士、三年博士,在家人看來,月薪過萬,自然是情理當中的事兒:
  陳博:我家人跟我表弟說,你表哥現在月薪兩萬,我就說我可能掙四個月能達到你這個月薪的水平。
  即便如此,對於目前忙碌的工作和不那麼值得炫耀的收入,陳博還是很知足:
  陳博:博士的時候是拿800一個月(津貼),現在突然講,陳博,你一個月能拿5000多塊錢,我現在覺得我太高興了。當然隨著以後,結婚有了小孩以後,是不是工資有捉襟見肘的感覺,知足常樂嘛。
  21樓,泌尿科病房,護士申振在洗手間,為即將進行的手術做著準備工作:
  申振:洗手啊、衣帽整齊啊、保證病房處於一個無菌的環境。
  申振是泌尿科病房的三名男護士之一。每天的工作,就是協助醫生做手術、護理照料病房裡的患者。每天早上8點上班,至於下班,沒有準點:
  申振:經常加班加點,因為病人太多了,然後護士又少,你看病房裡面不是很整齊,因為病房裡面也在加床。
  因為工作忙,沒有時間照顧家庭,申振的妻子辭了工作,在家照顧三歲的孩子。一個月四千塊錢的工資,捉襟見肘:
  申振:從整個大環境來講,壓力還是比較大的。剛畢業的時候,那個時候物價還沒有這麼高,房價也沒有這麼高,當時感覺到拿個兩三千塊錢不就可以了麽,現在覺得不行了,不成比例。家裡邊有時候也給一點補助。
  院長餘永強,對於職工的工作現狀,瞭然於胸,但又無計可施。餘永強說,如果按照現在的狀況發展,未來,醫護人員的收入,不會有太大提高,而工作壓力或許還得增強。而這一切的根源,就在於公立醫院在醫改中的雙重定位:
  餘永強:現在我們是入口,你想我們買的東西都要市場化的,那麼另外一端政府要求我降低病人的住院費用,看病的費用,很難,這個作為公立醫院承擔社會職能是對的,但是政府並沒有相應地加大投入,尤其在我們安徽,它整個可支配的財政收入也是有限的,並不是它不往這邊投。
  醫治工作、科研壓力、教學任務……在這些份內的工作之外,餘永強說,醫護人員還得面臨那些不知道何時落在自己頭上的醫患糾紛:
  餘永強:誰鬧得越凶誰賺的錢越多,這是一個非常無序的狀態。我上半年被一個病人弄得基本上給我搞崩潰,我在裡邊開辦公會,他在外邊喊著我的名字罵娘,派出所來了沒辦法,都束手無策,解決不了。
 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“加快公立醫院改革”,在餘永強看來,這是中央在釋放醫改決心的信號。
  分級診療、醫葯分營、醫生多點執業……這一系列措施,將會削減大型公立醫院的收入。而政府每年2600萬的補貼,對於這個有著數千名職工的龐大醫療機構來說,杯水車薪:
  餘永強:這2000多萬不夠我發一個月的工資的,那剩下的怎麼搞,必須靠我們自己去經營去補。我們現在也是靠人海戰術,靠拼命地加大我們的工作量。
  “開源”的途徑有限,“節流”就成了提高職工待遇,進而輓留“孔雀東南飛”的唯一手段:
  餘永強:要做的就是圍繞著信息化,做精細化的管理,通過信息化,目的還是誰幹得多,誰的勞動量大,誰的風險大,把他的收入提高,就這麼大的量,蛋糕做不大的話我只能把存量盤活,這是我們可能2014年必須要做的一個事情。
  2014年,餘永強院長必須做的事,會順利嗎?明年,記者將持續觀察這裡。來年的變化,將在明年的今天,為您呈現。  (原標題:[十年,這裡]聚焦中國醫療事業十年如何邁步向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n35jnpzh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